设置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页面调色板 】 发布时间:2018-05-21
地处豫鄂陕三省接合部的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核心水源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守着"大水缸",握着"水龙头",肩负着一渠清水源源北送的重任。通水以来,淅川县累计调入干渠水量达110多亿立方米,有效改善了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10多座大中城市供水保障能力,直接惠及京津冀豫4省市5300多万人口。
为支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淅川县先后移民36.7万人。移民工作相对完成后,淅川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如何确保一泓清水送北京、农民脱贫致富、增强县域经济成为摆在淅川人民面前的三份答卷。能找准水质保护、生态至上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就能走出一条双赢富民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淅川县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赢利,逐步让荒山变成绿山,绿山变金山。
发展生态产业是确保一库清水北送的必由之路
"我足不出户就把山沟沟里的香菇卖到了东南亚,归其原因主要是我们梅池村生态好、香菇品质好,另外就是借助了互联网!"坐着轮椅的村民高斌在电脑前很是自信。
西簧乡梅池村位于淅川县城西北40公里处的深山里,全村森林植被茂盛,薪炭林储量极为丰富,利用间伐和树枝粉碎发展袋料香菇种植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而且可以脱贫致富,去年全村共发展香菇已经达到170万袋以上,产值达到1500多万元,形成"十里香菇长廊"乡村奇观。村民高斌率先在村口建起了"供销e家"服务网点,借助网络的"翅膀"让一袋袋香菇飞出了山村。村支部书记项中山告诉记者,为了保持香菇的鲜活,去年9月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梅池村建设一座保鲜冷藏库,1斤鲜菇可以卖到5元以上,产值直接翻倍。这样梅池村香菇种植初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增加了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梅池村的香菇产业种植是淅川县委生态立县战略和产业调整措施的具体落实和体现,也说明绿色发展要求非常适合西簧这样的僻远山区乡镇发展。"西簧乡党委书记樊涛介绍说,"结合七山两水一分田的乡情,西簧乡把林果、食用菌、药材等产业确立为发展重点,建立了万亩核桃、板栗基地;千亩皂角、樱桃、石榴基地;百亩月季、牡丹花卉基地;利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设金银花采游、月季观赏等6个生态精品采摘观光园;栽植各类苗木22万株,营造生态产业林带5200亩,打造过境高速、省道绿色生态长廊,形成金银花、黄姜为主的中药产业带和乌鸡、鹊山鸡、蜜蜂为主的生态养殖产业带,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
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淅川县确立了以水质保护、绿色发展为主线,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载体的主导思想,针对山区特点,结合县情,淅川确定了短中长三线产业结构调整,短线重点发展食用菌、蔬菜、光伏产业等短平快项目;中线重点发展以软籽石榴、薄壳核桃为代表的经济林果,套种油牡丹、花生等林下作物;长线抓旅游,保证持续增收奔小康。截至2017年,全县11个乡镇已建成香菇基地50多个,发展香菇2000万袋;发展软籽石榴3.2万亩,种植薄壳核桃等复合林果业10万余亩;发展金银花、辛夷、杜仲、艾叶等中草药种植4万余亩。
产业结构调整使全县30余万亩荒山披上绿装,同时催生了一批涉农企业、种植大户和绿色品牌产品,目前已经有67家涉农企业入驻淅川投资软籽石榴、薄壳核桃、金银花等生态农业,淅川县农林业产业化链条基本形成,10万渠首农民端上"绿饭碗",吃上"生态饭"。
为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构筑"生态屏障",毛堂乡陈登科植树造林1000多亩,成为远近闻名的植树大王。在淅川,像陈登科一样承包荒山的造林大户有35户。先后引进北京昆仑辰、新乡亿隆等大企业投资开发荒山荒坡26万余亩,带动9万余名山区群众走上林业致富路。据统计,该县每年生态林造林绿化面积以10万亩速度增加,造林合格面积连续9年位居河南省第一。淅川县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32.8%增加到现在的45.3%,环库区森林覆盖率已达51.4%,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及以上标准。
依托水源地生态优势,淅川大力推动林业、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围绕生态旅游发展了100亩以上特色种植、观光采摘园等生态产业基地300多个,农家乐模式日臻成熟,"春赏花,夏遮荫,秋采果,冬有绿"的环库旅游生态圈已初具规模,淅川县生态文化旅游闻名遐迩。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26万余人次,实现综合效益1.3亿元,实现了旅游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目标。
生态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齐头并进,淅川县大踏步走出"生态不经济、经济不生态"的发展怪圈,"因林而绿、因林而富、因林而美",半城山色半城柳,满山苍翠满山诗,各地游人纷至沓来,在这无边的绿色里尽情徜徉......
决胜扶贫攻坚的关键就是让脱困户拥有稳定的收入
前不久,记者一行在荆紫关镇党委委员时宏伟的陪同下走进了该镇南街村易地扶贫搬迁集镇安置点--惠隆苑社区。惠隆苑社区位于丹江河北岸,和荆紫关镇初级中学、第二小学毗邻。社区新建成的4栋居民楼,分别起名思源楼、勤俭楼、守信楼、和睦楼,洁白的墙壁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勤俭、诚信、崇德、包容"的红色楷体喷绘标语端庄公正,"搬得出、稳得住、可致富""扶贫开发铺富路、幸福乡村惠民生"的横幅格外醒目。
社区道路全部硬化宽敞平整,两边路灯、绿化带整齐成行,新植的风景树覆盖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时宏伟介绍,惠隆苑社区总用地面积29062平方米,2017年安置贫困户123户、共计534人。二期工程已经破土动工,预计2018年安置贫困户150户,约650人。这预示着该镇将有270多户困难户搬出大山,住进小洋楼,从此与贫困彻底告别。
上午10点左右,记者一行来到社区贫困户陆俭成的家。今年50岁的陆俭成原来住在金家沟村的深山里,金家沟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稀少,尽管夫妇俩拼死拼活地干,但是入不敷出,每年种地微薄的收入难以支撑一家五口人的开支。陆俭成做梦也没有想到,全家不掏一分钱就能住进整齐划一、环境优美、崭新的城市化楼房,而且还是在繁华的集镇旁边。
陆俭成的家为三室一厅,面积为110平方米,各种家具配备齐全,厨房的抽油烟机、不锈钢厨具;卫生间的热水器、防滑地板、上下水均参照一般城市居民的标准进行设置,搬迁贫困户只需拎包入住。
"好房子住着是好,可是你们住这里靠啥生活?"记者问道。
"没事,领导们都安排好了!政府引资在我们小区内建设了一个扶贫车间,我媳妇被招进厂里加工服装,每月可以收入3000元左右;儿子外出打工,每月可收入3000元左右;我就在车间做搬运工,每月收入2000元以上,加上金家沟的地里再收一点,每月算下来收入过万,而且稳定持久,这样我一家5口不仅告别贫困,而且生活越来越好!"
"易地搬迁安置是精准扶贫的一大创举,特别适合于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相对分散的贫困山区。这些安置建设费用都是国家财政给予的,彰显了党和国家决胜贫困的决心和力度。但是很多地方不敢轻易实施这一政策,因为把贫困群众集中到一块容易,但是让他们融入新的人文环境里就难,特别是他们的就业很难,后续生活来源很难保障,这样就会滋生爆发新的矛盾和困难,甚至造成难以预料的危机。淅川在这方面之所以大胆,就是在搬迁安置时考虑到就业,以产业规模来制定搬迁的额度(户数人数),其中把扶贫工厂、扶贫车间建在安置区,优先录用符合条件的安置对象,让他们月月拥有稳定的收入确保生活来源。"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向记者介绍。据了解,2017年迁入新居的易地搬迁贫困人口达2367户8850人,1600多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淅川县不断创新扶贫开发的新模式和新机制,集全县之力打响扶贫攻坚战。通过大力实施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扶持、企业结对扶贫等形式,共带动2万余人通过产业发展和自主创业实现增收致富。目前,全县共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3个,省市县129个扶贫工作队526名干部驻扎在122个贫困村,结穷亲、帮穷户,定点帮助脱贫。
目前,淅川县贫困人口由2016年底的69555人减至43238人,脱贫26317人,减贫率37.8%;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底的10.66%降至7.03%,下降3.63个百分点;2016年、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3812户15147人。2017年上半年,在河南省脱贫攻坚综合评估中,淅川县位居全省第二。
"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升级解困开辟绿色通道
2017年,淅川县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全省十先产业集聚区",工业发展稳中有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2.06亿元,工业增加值49.6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05.35亿元,实现利润12.74亿元;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达40家,全县汽车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和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20%,行业总产值达到97亿元,仅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去年产值就突破50亿元,"一县一业"增势迅猛,工业经济呈现出稳定回升的良好态势。
"淅川县工业经济发展走出低迷,主要得益于我们三年前就开始转型。这些数字和成绩证明淅川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工业经济的定位、政策、措施是正确的,也以事实佐证水质保护和经济发展可以并重,二者并不相悖,发展带来的丰厚经济回报让我们能更好地履行保护水质的重任。"卢捍卫介绍,"为确保水源水质,淅川县关停了一大批工业企业,淅川工业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工业结构调整、企业发展约束增强等新情况,如何让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我们首先确保引进企业的环保关口,污染企业零引进;二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主导、促转型,不断激活工业发展动能;三是突出重点,聚焦汽车零部件、生物制药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无污染产业;四是狠抓项目建设、重推科技创新;五是政府发挥职能为企业服务,力破融资难题,力推企业解困,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